湖南有悠久的艾灸使用历史,由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十一脉灸经》表明,早在西汉年间,湖湘地区已盛行用艾治疗多种疾病。同时,湖南也是艾草种植大省,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主要集中在岳阳、张家界、怀化、郴州等地。
湘艾健康产业链属于湖南省“4×4”产业体系中的大健康产业,是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相关产值逾百亿元。2022年6月,湘艾成功入选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
2023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湘艾健康现代产业学院被认定为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全产业链要素,不断推进湘艾健康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艾草种植、艾绒加工、艾制品生产、智能康养装备研发,以及中医养生保健、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各环节全面发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项目、资金为纽带,建立融合机制,打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湖南湘艾健康新兴产业链。
下一步,推动湘艾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向着力:
提高湘艾品牌知名度。应进一步申报湘艾地理标志产品,出版湘艾系列专著,扩大湘艾知名度;借助世界非遗“中医针灸”品牌,将湘艾与民族医药非遗技术结合,比如加强怀化武陵艾与苗医药、侗医药的文化、技术、产品链接。
制定湘艾系列标准。由行业学会牵头,联合高校、企业制定并发布湘艾种植、艾制品及艾灸技术等系列标准。
加强湘艾产品研发。由高校牵头、联合企业开展“基于经络腧穴特异性的灸疗智能化装备”等系列产品研发。
文字整理|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发布于:湖南省股票配资知识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